【健康科普】阳康后还是不舒服,找疼痛科!
时间:2023年01月29日 点击次数:1889
张利红
河南省卫健委公布了全省的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并且已顺利渡过疫情高峰。可是医院的工作压力仍然非常大,日常门诊和住院患者中还是经常可以听到很多人说:虽然阳康了,还是觉得浑身难受、容易疲劳、哪哪都疼痛、各种不舒服。其实这都是跟病毒感染有关系,如果超过了一个月还有症状就叫做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
很多人都感到无所适从,总希望能早日完全康复。针对这样的情况,本着“健康所系”、“生命至上”的宗旨,我们也咨询了很多相关专业人士,最终在疼痛科找到了比较满意的答案。
js555888金沙疼痛科于勇勤主任告诉大家: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毒迅速在体内复制扩散,侵犯人体多个组织器官,比如:扁桃体、嗅细胞、气管、肺脏、心脏、胃肠道,还有神经、肌肉、骨关节等等。因为病毒本身有一个结构叫做刺突,类似于钩子,通过人体的免疫反应识别后,钩住这些组织的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于是就出现了咽疼、嗅觉减退、咳嗽、闷气、氧饱和下降、心悸、乏力、食欲下降、浑身酸痛、发热、肌肉关节疼痛、放电样疼痛等。可是随着人体抵抗力出现,感染症状逐渐减轻,咽疼、嗅觉减退、咳嗽、心悸等症状有所缓解,乏力、肌肉关节疼痛、放电样疼痛却没有恢复的迹象。这是因为,病毒与神经、肌肉结合后会出现免疫逃逸,不易被人体的免疫细胞识别清除,因而症状不容易恢复。
针对这种乏力、疼痛等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提高认识。其实经过近几年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大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发热乏力是占比最多的新冠病毒感染后症状,大约为98%,呼吸道症状仅排名第二,肌肉关节疼痛占到27.3%排名第三。可是发热容易退却,呼吸道症状可改善,所以乏力和疼痛就被忽视了,认为是病好了自然就好了,其实很多情况是事与愿违。
国内疫情防控放开后第一批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已经阳康一个多月甚至更长了,乏力和疼痛并没有完全恢复,有些会愈演愈烈,甚至影响了睡眠和情绪。特别是原来就有颈肩腰腿痛或神经痛的患者往往会加重。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乏力和疼痛会自然好转。
其次,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活治疗。比如增加休息、改善睡眠质量、调整免疫力、提升免疫力等等。常用的方法不是囤药和大把的口服保健品,而是囤健康。建议大家每天保证8小时左右睡眠时间,适当午休,启动人体的自我修复机制;增加优质蛋白饮食,比如鱼肉、蛋类、菌类、豆类等,同时适当增加饮水量,改善机体代谢能力;适当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瑜伽、普拉提、太极等,避免长时间大运动量的体力劳动,舒展身体促进肌肉能力恢复;对于不适合运动的人群,可以采取口服维生素C的办法,改善免疫功能。
最后,对于乏力和疼痛症状严重的人群,首选进行药物治疗,可以选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推荐使用长效的,就是每日一次或两次口服的。如果合并有神经痛可联合使用钙通道调节剂、神经营养药等。当然这些都需要在疼痛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时可采用微创治疗的办法。不过疼痛科还有一种秘密武器,可以更加简单高效的针对乏力和疼痛症状进行治疗,就是“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杀灭体残留病毒,增加机体细胞供氧以及肺泡和红细胞的氧交换能力,同时促进机体代谢废物的转化和排出,加速组织损伤修复。整个过程就像输液一样只需要半小时,不需要特殊准备,不影响工作生活。适合于70岁以下的乏力和疼痛的患者,合并痛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都可以。
阳光总在风雨后,阳不阳无需再议,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希望所有阳康的朋友们早日恢复起来,全身心的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千秋伟业中。疼痛科愿意祝您一臂之力!
河南省卫健委公布了全省的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并且已顺利渡过疫情高峰。可是医院的工作压力仍然非常大,日常门诊和住院患者中还是经常可以听到很多人说:虽然阳康了,还是觉得浑身难受、容易疲劳、哪哪都疼痛、各种不舒服。其实这都是跟病毒感染有关系,如果超过了一个月还有症状就叫做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

js555888金沙疼痛科于勇勤主任告诉大家: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毒迅速在体内复制扩散,侵犯人体多个组织器官,比如:扁桃体、嗅细胞、气管、肺脏、心脏、胃肠道,还有神经、肌肉、骨关节等等。因为病毒本身有一个结构叫做刺突,类似于钩子,通过人体的免疫反应识别后,钩住这些组织的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于是就出现了咽疼、嗅觉减退、咳嗽、闷气、氧饱和下降、心悸、乏力、食欲下降、浑身酸痛、发热、肌肉关节疼痛、放电样疼痛等。可是随着人体抵抗力出现,感染症状逐渐减轻,咽疼、嗅觉减退、咳嗽、心悸等症状有所缓解,乏力、肌肉关节疼痛、放电样疼痛却没有恢复的迹象。这是因为,病毒与神经、肌肉结合后会出现免疫逃逸,不易被人体的免疫细胞识别清除,因而症状不容易恢复。

首先,我们应提高认识。其实经过近几年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大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发热乏力是占比最多的新冠病毒感染后症状,大约为98%,呼吸道症状仅排名第二,肌肉关节疼痛占到27.3%排名第三。可是发热容易退却,呼吸道症状可改善,所以乏力和疼痛就被忽视了,认为是病好了自然就好了,其实很多情况是事与愿违。
国内疫情防控放开后第一批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已经阳康一个多月甚至更长了,乏力和疼痛并没有完全恢复,有些会愈演愈烈,甚至影响了睡眠和情绪。特别是原来就有颈肩腰腿痛或神经痛的患者往往会加重。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乏力和疼痛会自然好转。
其次,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活治疗。比如增加休息、改善睡眠质量、调整免疫力、提升免疫力等等。常用的方法不是囤药和大把的口服保健品,而是囤健康。建议大家每天保证8小时左右睡眠时间,适当午休,启动人体的自我修复机制;增加优质蛋白饮食,比如鱼肉、蛋类、菌类、豆类等,同时适当增加饮水量,改善机体代谢能力;适当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瑜伽、普拉提、太极等,避免长时间大运动量的体力劳动,舒展身体促进肌肉能力恢复;对于不适合运动的人群,可以采取口服维生素C的办法,改善免疫功能。
最后,对于乏力和疼痛症状严重的人群,首选进行药物治疗,可以选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推荐使用长效的,就是每日一次或两次口服的。如果合并有神经痛可联合使用钙通道调节剂、神经营养药等。当然这些都需要在疼痛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时可采用微创治疗的办法。不过疼痛科还有一种秘密武器,可以更加简单高效的针对乏力和疼痛症状进行治疗,就是“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杀灭体残留病毒,增加机体细胞供氧以及肺泡和红细胞的氧交换能力,同时促进机体代谢废物的转化和排出,加速组织损伤修复。整个过程就像输液一样只需要半小时,不需要特殊准备,不影响工作生活。适合于70岁以下的乏力和疼痛的患者,合并痛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都可以。
阳光总在风雨后,阳不阳无需再议,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希望所有阳康的朋友们早日恢复起来,全身心的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千秋伟业中。疼痛科愿意祝您一臂之力!
上一篇:【健康科普】呼吸康复